如影随形

影子是一个会撒谎的精灵,它在虚空中流浪和等待被发现之间;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....

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cq9传奇 >

西安理工大学:推动产教融合重振发展新动能
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09:58编辑:365bet体育浏览(54)

    光明日报记者 李杰 张哲浩 卓越工程师学院、未来技术学院、科学技术研究院……近日,西安理工大学在会上同步揭牌13块新牌匾,以产教融合、科教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。 “这不是简单的机构增减,而是对学校学科布局的系统重构,旨在构建‘学科-科研-人才-产业’一体化生态系统。”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云鹤说。 面对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和区域发展的强劲脉搏,地方高校如何精准破局、有效赋能? 西安理工大学锚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,依托57项科研成果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、干旱区水工程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,组建生态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,推动环境与化学工程、水利等学科深度交叉。 新的布局离不开科研团队不断扎根一线、攻坚克难:李占斌教授带领团队针对陕北农业干旱问题,创新发展干旱地区生态水利技术。借助太阳能光伏发电,MIT可以在关键时期精准控制作物生长。提供“救生水”;王全久教授带领团队重点关注节水和土壤碱改良领域。这开发的基础技术可节水20%~30%,农作物产量提高10%~20%。已在陕西、新疆等地区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公顷。 同时,集成电路学院把握产业关键环节,人工智能学院与现代产业交叉打造“AI+”人才高地……覆盖重点领域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新学科矩阵正在形成。 大学的创新活力最终体现在服务业发展的成效上。机械学院张彦超教授及其团队历时近10年,自主研发了国际先进的高速传动润滑与密封关键技术,并成功转化为产业化运营。成果广泛应用于装备关键领域航空航天、深海勘探等装备制造。 近年来,西安理工大学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。通过校企合作、资源共享,不断将前沿科技成果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和产业发展需求,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 “焊接不仅是一门技术,更是一门艺术!”在学校的技能基础上,学生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能力。 “干中学、研创造”的理念植根于学校整合校内外280多个基地资源组建的卓越工程学院。西安理工大学与36家企业签订共建协议,规定每年企业项目沉浸期硕士生不得少于6个月,博士生不得少于8个月。 学校本科学院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优化教学管理,构建“教学质量监控”闭环体系,推动跨学科教育与大众创业深度融合;未来技术学院紧跟国家基础科技成果需求,致力于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;科技院统筹应用、项目基地建设转化等全链条服务,实现推动“大项目、大平台、大成果”输出。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赵跃带领团队研发光伏跟踪控制器,可自动驱动太阳能光伏设备跟踪太阳​​运动。抓住校改契机,赵越承担了10余项专利成果,使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现实。目前,首批产品已在青海光伏电站稳定运行。 “在新院校的运行中,西安理工大学将进一步凝聚共识、共同前进,努力开创管理良好、办学业绩一流的学校发展新局面,为‘双一流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,为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”西安理工大学新型质量生产力中心负责人蔡银说。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11月11日第08页)

上一篇:《习近平经济思想概论》出版

下一篇:没有了